2岁孩子总爱乱拿别人东西?别骂孩子小偷,很可能是物权敏感期
文|咖喱编辑|福林妈咪
一位妈妈带着刚刚能够独立行走的儿子逛街。
走过一个卖零食的店时,宝妈进去看看要给儿子买点儿啥,结果儿子伸出小手,拿了人家一块巧克力。
https://p3.pstatp.com/large/pgc-image/e1fdbd3ac7c94228b5d8682488cfc34b
宝妈看到后尴尬地看了看四周,发现店主正直勾勾地盯着看呢。
于是她立马从孩子手里抢过巧克力,狠狠地放了回去,接着转头就抓住孩子的手,使劲儿打了下去,一边打,一边骂:“我叫你偷,叫你偷!小小的年纪你就学会偷.……”
孩子被打得哇哇大哭。宝妈甩开孩子的手,赶紧跟店主道歉,店主看这样子,也只好给这位宝妈找了个台阶下:“没事,孩子小。”宝妈这才拉着孩子的手离开了。
不过,她的儿子也挺倔的,哭了两声就停了,跟没事人一样。
去到下一家店的时候,孩子看见人家在店门口的小玩具,于是又伸出手出去,还用眼睛瞄着妈妈,看妈妈有没有看他。
当然不出所料,他又被妈妈给打了一下手。
随便拿东西,是2岁左右孩子最常见的坏毛病
其实,2岁左右的孩子,刚刚进入物权意识敏感期,在他们的意识中,所有的东西都是我的,都可以随便拿。
囯外教育专家也说过,孩子二岁的哲学是“我的我的,什么都是我的”。
外出看见喜欢的,会不由自主伸手去拿;
如果已经在自己手里的,谁也别想拿走,除非自己不要。
https://p3.pstatp.com/large/pgc-image/123fc43b6ddb4067a9f9cdd00c8889c8
之前我的同事就说自己儿子有次在街上要大便,于是她赶快掏出塑料袋铺上,孩子解决完后,孩子爸把塑料袋提起来要扔掉,结果孩子哭着不让扔,嘴里一直嘟囔着:“我的,我的……”于是孩子爸爸就拎着一兜粑粑回了家。
想想都觉得够味儿的。
这就是一个特例,但是又很典型的物权意识,从他身体里排出的,他也会认为“那是我的”。
再典型一些的呢,就是孩子争玩具了,抢玩具抢到哭的情形在生活中更是常见了。
https://p3.pstatp.com/large/pgc-image/62d121da1b814416b198fe2c6ee860c0
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来讲,不要随意套用“偷”、“自私”等字眼,更不要吓唬、责骂,甚至打孩子。
如果家长大惊小怪,上纲上线,认为这是孩子的道德品质出了问题,其实是犯了大错。
这样做的结果或许会挑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让孩子偏偏与自己对着干。
其实2-3岁这个年龄段,是孩子的第一个叛逆期。这时候父母过分的教育,还可能会让孩子从此变得惶惶不安,胆小、怕事。
开头讲述的故事,其实可以发现,那位妈妈不光不懂幼儿心理,她还是一个特别要面子的人。她当着店主的面打孩子,更多的成分反倒是要做给店主看:是他自己偷的,不是我教的哈。
对于2-3岁的孩子,当他们什么都想占为己有时,父母不该责骂、讲大道理,而是要用行动表示。
https://p3.pstatp.com/large/pgc-image/ea4676bf0adc447384813c6707a63257
可以跟孩子进行简单讲解的时候,顺带告诉孩子什么是他的,什么是别人的。
比如把他手里的东西拿起来,然后说道:“这不是你的。”接着拿出自己孩子的东西,然后告诉他:“这才是你的。”
如果孩子特别喜欢一个东西,而且这个东西你刚好需要买,那就可以在孩子面前演示购买这个过程,跟孩子说:“妈妈要付钱买下来,它才能属于我们哦。”让孩子理解这世上不是所有东西都是自己的,也并不是什么东西都可以随便拿。
孩子出现的这些不守规矩的行为,家长不要紧张地往品行上靠,对于两三岁的孩子来讲,严厉批评、打骂不如耐心地引导和示范。
孩子3岁前有好多个敏感期,父母要加以注意
既不要过分紧张,也不要总认为孩子小,抱着无所谓的态度。
https://p3.pstatp.com/large/pgc-image/5a478086fea44659b71c5bc4944201e1
孩子霸道,不肯与人分享,父母要在日常生活中先给孩子做分享示范,可以先让孩子分享出不太在乎的东西,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让孩子感受到分享的快乐,再让孩子慢慢分享出自己心爱的。不知不觉中,孩子会变得豁达起来。
3岁前孩子的教育,最忌的是暴力。
这个时期的孩子,还没有学会很好表达自己的诉求和情绪,于是可能会用“打”的动作。
攻击行为几乎是大部分孩子都会出现的现象。
此时的家长,千万不要呵责孩子:“你怎么打人了!”家长的在乎,会让孩子误以为找到让家长注意自己的办法,今后会更随意打人。
家长更不能用打孩子去教育孩子的“打人行为”,在孩子小小的年龄,就以暴制暴,强化了孩子的暴力认识,让孩子也学着暴力解决问题。
https://p1.pstatp.com/large/pgc-image/7d6d399fdd82466fbbfd97e802d53f7f
网络中经常看到类似的视频,或许大人只是为了逗孩子玩,在孩子伸手打了大人一下之后,大人伸出手,也打了孩子一下,然后你来我往,越打下手越重,直到孩子输了哭起来,大人哈哈大笑。
似乎在玩,也似乎在教育孩子。但直言不讳说:这是在反教育,在教孩子如何使用暴力。
当孩子举起手,最好能迅速拉过孩子的手,给孩子一个拥抱或转移孩子的视线和注意力。
当孩子的手已经打过来时,也要拉过孩子的手,问孩子:“你打疼我了?怎么办?”引导孩子认识打人不好,唤起孩子的柔软心,当然,也把自己对孩子的爱及时传递给孩子。
孩子不同年龄段,有着不同的特点。三岁之前,孩子有多个敏感期,父母应该了解掌握。
对一些在成人世界里认为不可以的行为,比如随便拿别人的东西,随性打人等,不是要强势教育,要强化,而是要淡化,再淡化,让孩子的所谓不好行为如同一阵轻风,没有任何意义。
这样风轻云淡的教育反而不会让教育走偏,更能达到家长的目的,教育也更有成效。 我女儿两岁多带出去逛街,看到东想要。我不会打她骂她但是会告诉她要交了钱才可以,不交钱就拿走那是不对的 非常支持 看到真的很羡慕 很有道理 说的跟真的一样 学习了 说的跟真的一样 看到真的很羡慕 说的跟真的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