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橡树1 发表于 2020-12-7 15:34:34

第101次,我和孩子发誓:妈妈再也不吼你

原创首发公号:妈咪OK(id:mami-ok)作者:OK妈




https://p1.pstatp.com/large/pgc-image/c6f65f99e6c04edaa3620b4f1d4821d1
OK妈说:最近赵薇导演的以女性为题材的《听见她说》一直在刷屏,前两天看到杨紫表演的第二集出来了就打开看了下,20分钟的视频,与前1集一样的独白风格,杨紫对着镜头哭诉了自己极为不靠谱、又让我们极能有共鸣的老妈。其中有两句台词戳到我了:“每当我做得有一点点不完美,你就会对我破口大骂。”“每次都会抱着我说,是为了我好,以后不会了。”


因为我们这代人很多也是带着这样的伤痛记忆长大的,所以知道吼骂孩子应该尽量不发生。所以,“忍不住对孩子发了脾气,吼完又好后悔...... 我该如何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这样的问题一直是公号后台留言中最多的。其实我想说:这样的困扰,我也有!虽然在正常的社交和人际关系中,我的情商算是很受认可的,但在面对OK纠缠不清、无理可讲、不说只哭等种种时刻时,我也会情绪脱缰,脱到失控……所以今天,就和大家来分享一下,我自己在情绪控制上的修炼历程。相信我,看完这篇文章,并认真实践,一定会对你焦灼的现状有所帮助。

1吼娃吼多了会成惯性,孩子比我们想得更在意
我的情绪失控高发期是在OK 3-5岁的阶段。在那之前,我基本是他亲自盖章认证的温柔妈妈,甚至全家人都指责我太好说话。有一次他去外婆家,回来路上和我说看了《大头儿子小头爸爸》的动画片,里面那个大头儿子的妈妈他一点都不喜欢,动不动脑袋上就冒火苗,但是自己妈妈从不这样。我心里乐开了花,还暗想,那是,我这样的妈妈,太难得了,不好找哦
https://p3.pstatp.com/large/pgc-image/658a66bfe6d94c0da987229a941f646d
但,没想到,反转说来就来。快三岁时,有一回在小卖部门口玩扭蛋机,他说好只玩3次,但3次完了他还是不肯走,突然找理由说,一定要扭到里面的那个七彩的蛋。无论你说什么、怎么威逼利诱都不肯走,而我定睛估摸了一下,他要的那个七彩蛋,在整个机器里的上百个蛋中,只有个位数,概率极低。从一个之前遵守规则的孩子突然成了会找理由沟通费劲的孩子,我在心理上有了一定落差,加上反复劝说无效带来的负面情绪盖过了理智,于是我一时间更加想不出解决方案,本能开始大吼:“你过分了!现在妈妈要回家了,你一定要的话就自己留在这里!”“哇呜~哇呜~”OK哭得震天动地。小卖部的大妈出来劝:“哎呀,这个扭蛋机阿姨打不开的,不然取出来给你。”凭什么你哭得喉咙梆梆响,全世界都要给你让路了。那天收尾得很难看,OK哭到岔气,我几乎是把OK一半拎一半拖着才带回到家的。
https://p9.pstatp.com/large/pgc-image/8cc645d1bc684dc989dcd898a0effa0b
当街对他发脾气,事后我也懊悔了好几天,但也没有意识到问题有多严重,毕竟我吼娃的频次只是偶尔,火力也不算太猛。直到有一次晚间的睡前聊天,OK对我说“妈妈,我希望这个世界有一种魔法,把你变成一个永远不会发脾气的妈妈。”我才突然意识到,这件事他比我想象得更在意。三岁后的OK,自己的主意越来越大,还掌握了一些和大人谈判、玩拉锯战的方法,吼他的次数也越来越多。每次控制不住吼他之后又陷于自责,慢慢地我发现:吼娃不是不可以,但用来暴力镇压和宣泄情绪,实则是在放纵自己的管教无术。如果孩子自己知道自己是错的,吼两句无妨;但如果孩子并不认可自己的错误用,大吼大叫对他们就是伤害。

2
反思:忍不住爆发的情绪从哪里来?我开始思考要如何调整,作出改变。首先,我反省自己的坏情绪的根源在哪里。-我是个天生脾气很糟糕的人吗?-如果是,那为什么在学校、在单位,在朋友同事面前一直就是好脾气的,在孩子面前不行?-在孩子面前不行,是不是因为我的娃特别难搞?以这些问题的思路方向,我梳理出了自己发火的几种原因:1. 对娃发脾气,其实是把自己的坏情绪嫁祸给他们
有一段时间我和OK的关系剑拔弩张,导火索就是我逼不得已要在家里处理工作:写稿改稿、回复后台留言、商务对接、电话会议,还有3部工作手机每天几百条的消息未读……OK见我拿出手机就要凑过来,有时我这里在电话会议,他这边扯着我一刻不停地叫我陪他玩,很多次我不得不和对方说明情况,暂时挂了电话来应付他。挂下电话的时候一边想着工作没完成、顾及对方在等着,内心是很焦虑的,一边还要安抚OK的情绪,并且希望他能配合。但他不是工具人,任由你摆布,那个时候半懂不懂,他在那个当下需要我陪的需求解决不了,就不会配合。这边事情没完,这里又搞不定,各种情绪涌上心头,如果这时候再看到OK爸在一旁岁月静好地在刷剧,整个人立马就被点燃了,随即冲着OK开吼,你就不能懂事一点,等我打完电话吗?所以,你看,揭开自己发火的真面目,你会发现那不过是我们把自己的不如意和孩子的一点点看似没听你的行为做了叠加,再把孩子当作宣泄口发泄出来。心理学中有一个概念叫“踢猫效应”,简单的理解就是,一个人因为受到了某些人事物的影响导致内心有情绪,因为情绪不会消失,只会转换,所以她就会将这些情绪转换到其他人身上。
2. 孩子在慢慢长大,大人的预期却并未及时调整 孩子的表现是最反复无常的,有时天使、有时魔鬼,而我们总会在心理上以孩子最天使时的模样来“打版”,以至于常常失望,因为娃不可能实时在最完美的状态。
这点在我妈和OK的冲突中尤为明显。比如早上起床这个时间段,我妈总是期待能前一秒命令OK去穿鞋,下一秒OK就能穿好鞋站在门口就位。但实际情况是,当OK准备穿鞋时,他会有所考虑,看哪个鞋今天更适合穿(比如是否会有运动、和今天的着装是否匹配)...... 这个过程中其实他有很多自己的想法,但我妈会一直催,你怎么还不穿鞋,快点快点快点!在我妈妈巨大的催促声中,OK反而不会乖乖穿鞋,有时还会故意把鞋甩得到处都是,于是我妈的怒火成功升级。我妈挂在嘴上的话就是“小时候不是都挺乖的嘛?怎么越大事情越多,磨蹭来磨蹭去的,这么叛逆?”其实她忽略的是,成长的过程就是慢慢提升自我需求的过程。他们早已不再是被我们操纵的宝宝了,孩子要会学独立,就会经过无数次的内心觉醒,会坚定地对大人说”不“。所以这个时候,如果我们没能及时调整对孩子的预期,矛盾就会一触即发!

3
反复的有意练习,可以帮到我们管理好情绪


在对自己每一次发火做了原因分析后,我发现,在情绪产生和情绪排出两个部分里,情绪产生是本能反应,而重点应该放在情绪排出时的用什么方法来“降解”。


1. 两种“灭火器”帮坏情绪冷却第一个灭火器是用语言来预警。

当自己的情绪岩浆就要被点燃时,深呼吸几下,然后对孩子真诚的表达出来“我现在很生气”,“我马上要发脾气了”。这句话是给孩子的一个预警,让他可以觉察到你的情绪;也是给自己的一个提醒,给到自己情绪平静的缓冲期。用言语的表达来提醒自己——我的情绪在升腾,让你把冲动模式转为理智模式。而这个表达的关键,是用“我”来开头进行描述,“我现在很生气”,“我现在有些伤心”。如果你稍加留意会发现,其实除了家里老人,就连我们自己最经常做的就是喋喋不休“数落”孩子,“你这个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的!”“你就不能快点嘛,马上要迟到了!”但其实这样说一点效果都没有,别人这么和我们说的时候,我们有的就是反感,那么孩子也是一样,于是他只会用更激烈的情绪和我们对抗。第二个灭火器是情绪的发泄。情绪需要发泄,每个人都需要给自己找几个“发泄”情绪的管道,让坏情绪的岩浆安全地流出。比如大睡一觉,打开某宝APP清空一下购物车,约朋友大吃一顿。我最喜欢的还是打开微博刷刷八卦,看看电视剧,及时地把生活中的压力和积攒的“岩浆”排遣掉。才不会把不相干的坏情绪带到孩子的面前,让孩子成为无辜的“出气筒”。


2、当孩子的需求和自己的产生矛盾时,要对”预期任务“拆解


我们最常遇到的矛盾就是,自己的需求和孩子的需求会相撞,特别是在早上和晚上这两个时间段最为焦灼,这时候,但凡孩子拖拉磨蹭不配合,都会把妈妈的情绪点燃。OK中班的时候,有一天晚上,我正好手边有一篇文章临到10点都还没有修改完,一边着急慌忙地在键盘上飞速码字,一边OK竟然还在活蹦乱跳。我心里的烦躁立马起来了,对着他大吼,快点脱衣服,要洗澡了,洗完了还要催头发,你到底准备几点睡?OK还在那磨蹭,我更加大声了,拽着他进了浴室,可能拽疼了他,他哇哇大哭起来。最后洗澡洗头再安抚睡觉,花的时间比平时多好多,折腾完,文章也来不及了。那天夜里我呆坐在书桌前问自己这是何必呢。其实问题很好解决,我如果想让他赶紧睡觉、我自己可以安心工作,那今天不给他洗澡洗头了真也没啥。如果洗澡洗头这是是一定要的,那文章就晚点,实在来不及,放过自己,第二天再推真的也没啥。所以自那以后我想明白了一件事,当孩子的需求和自己的需求产生矛盾时,我们可以问自己:什么事情是一定要做的?什么是可以不做的?一定要做的事情中,哪样需要先做,哪样可以后置?这样问的作用是,我们可以把预期的任务拆解,不用都做到。在孩子的教育上,我们的情绪很容易就被眼前的小事牵着鼻子走,比如我如果不马上给孩子洗澡,那他就会晚睡,会影响身体健康,就会影响学习……不自觉的就把自己的焦虑逐渐放大,但是育儿是一条漫长的道路,有时候回头看看,你会发现,孩子偶尔一两次的晚睡,不刷牙,丢三落四,好像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不苛责自己事事做到完美,紧绷的弦就自然而然的松弛了下来。

3. 觉察孩子情绪的起因

OK的扭蛋事件过去蛮久后的有一天,突然他从家里不知哪个角落翻出了一个彩蛋,高兴地拿给我让我看,并且和我说:妈妈你看,找到了,彩蛋在家里。那一刻我才明白,原来那次的大哭大闹,是因为他以为自己的彩蛋在里面。
其实我当时完全是可以通过几个问题来找到原因的,但因为急于让他放弃自己的“无理要求”,我一上来就是各种说教,导致了最后我和OK各自想各自的。如果我当时能耐心一些,也稍微包容一些他的无理,找到他一定要彩蛋的原因,自然一场“暴风雨"也可以用温柔的形式去化解了。
后来有一回带OK和朋友吃饭,他落座没几秒钟屁股就“痒”了,奔到邻桌和隔壁桌的小哥哥开始唠嗑。没过多久,隔壁桌就传来了儿子尖锐的哭喊声“呜哇~妈妈,那个哥哥的手枪是我的玩具,他不给我!”我当时的第一反应是很想借机数落他活该,不好好吃饭去撩人家,但立即有一个声音告诉我,孩子需要一个真相。我蹲下身,按住OK抖动的小身体,目光和他平视,用坚定的语气说:“这个玩具是哥哥的。”“是我的,是我的,我要我要!”继续撒泼打滚。我当时就明白了,原来家里有个一样的手枪,他或许是太想玩了,犯了糊涂,认为是自己的。“你想玩的话,我们和那个哥哥商量一下,能不能一起分享好吗?”OK起先还是不依不饶,又呜哩哇啦的哭了几分钟,但没多久就转成抽抽嗒嗒的小声啜泣,等我回过神来,竟然看到他又嬉皮笑脸的坐到邻桌,去和小哥哥玩了。


4. 最佳的解决方案,是在行动上落实


也有一些时候我们搞不定孩子都会觉得是自己的说的话不够有力量,如何能有一种更好的说法能说服孩子。事实上,很多矛盾都出在只想用“嘴”解决问题。有一回OK又在出门穿鞋时和我们耗上了,因为他非要穿一双之前穿过的蓝鞋子,但因为那双鞋已经收起来,叠在一堆鞋盒里不太好找,于是全家就一个接一个轮番上阵地劝他将就着穿,最后在OK爸爸一声大吼之下他挂着眼泪去上幼儿园。后来,我去翻了鞋柜,找到了那双鞋,其实也就花了2分钟,只是在那个当下,所有人都只想动嘴不想动手,都会觉得蹲下身满柜子找鞋万一找不到,太麻烦了,相比起张口下命令可轻松多了!两相对比取其轻,是每个成人的惰性。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作者发现在女儿因为头发又多又长,所以头发的清洗和吹干就占用了不少学习的时间,心急如焚。她没有逼女儿去剪掉头发,而是购买了功力更强大的吹风机,帮助女儿吹干头发,这样也可以加快速度。没有半句唠叨,没有强迫,只是采取了有利的行动。有时孩子吵闹着一个玩具不见的时候,努力和他一起搜罗一番,让他看到妈妈的诚意,比费劲口舌规劝放弃强100倍。“行动力”就是妈妈的魔法。


OK妈最后说:如果你已经在吼娃方面给孩子留下了一点点小阴影,那也不用过分的焦虑,尝试着用真诚的态度给孩子道个歉,比如睡觉前和孩子谈谈心,告诉孩子妈妈过去有哪些做得不对的地方,以及妈妈会发脾气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当时你的行为是妈妈所不允许的。这样像朋友一样的聊天,也是完成了对事情的复盘,孩子才能从过去发生的冲突中不断地汲取经验和养分,成为为更好的自己。当然,更重要的是,自己往后要有改变。孩子也会把咱们的进步看在眼里呢。

DeathのKid—— 发表于 2020-12-7 20:56:17

说的跟真的一样

三月空城 发表于 2020-12-7 22:37:51

看到真的很羡慕

江湖糨糊 发表于 2020-12-7 22:51:52

很有道理

皮皮陈 发表于 2020-12-7 23:15:22

顶一下

奇妙的活力青春 发表于 2020-12-8 03:44:44

学到了,哈哈

1390262752 发表于 2020-12-8 08:29:11

学到了,哈哈

虫二是我 发表于 2020-12-8 23:36:13

顶一下

dereklao 发表于 2020-12-9 08:07:46

看到真的很羡慕

@Xizi_xUsDVbId 发表于 2020-12-9 10:07:48

很有道理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第101次,我和孩子发誓:妈妈再也不吼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