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个月在家不出门会怎样?不得不说,“爱宅”优势终于暴露
文丨福林妈咪从过年前到现在,差不多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了,很多家庭除了必要的买菜买口罩基本不出门,孩子也在家闷了一个月。
福林每天都会问一遍,妈妈,我们什么时候能出门啊,每次我都说,专家说了,我们不能掉以轻心,等学校通知你可以上学了你就可以出门了。看着孩子这个时候烦恼的小脸,我总忍不住想笑,看在孩子真的“受苦”了的份上,就不去计较他每天都要把玩具全倒出来还不让人收拾的小脾气了。
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334dad703f2e44d6a94f432360743bce
不过今天在一个短视频平台,看到一个宝妈分享的自家孩子的日常,一个小男孩儿也是差不多5、6对的样子,穿着红色格子的睡衣,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却像个退休的老大爷,吃饭做事一幅老干部画风,妈妈忍不住想让孩子闹腾一下,但孩子行动坐卧依然自由节奏,简直是撒泼打闹顽皮孩子中的一股清流。
看来精力旺盛喜欢出门的孩子有,安静平缓喜欢宅家的孩子也有,孩子太闹腾父母想让孩子安静会儿,但想想也会觉得这样正常,但是如果孩子过于安静,父母反而会忧心,想让孩子多多出门,更活泼一些。
http://p9.pstatp.com/large/pgc-image/a56ba271867446269f0dd8d556337157
其实这背后反映出不少家长对孩子的一种认知,孩子天性就应该是活泼,太过安静不太正常,或者至少有些弊端,需要纠正。现在年轻人中有很多宅男宅女,“宅”这个词,有人觉得是褒义,有人觉得是贬义,在很多父母看来,宅说明孩子缺乏社交能力,生活无趣乏味,不利于事业,还会担心他们成为社会的“零余人”,失去和世界交融的能力。
但这次疫情,却让我有了新的启发,很多孩子不喜欢一个人在家呆着,其实是缺少独处的能力,体会不到安静的趣味,而这正是喜欢“宅”的孩子所具备的优势。
“社交小达人”VS“安静小朋友”
有的孩子天生安全感足够,看到陌生人也不害怕,甚至可以和人自来熟,拥有非常好的社交能力。我小时候本家有同龄的姐姐,由于是同一辈,在同一个班级,常常被大家拿来比较,家里有什么婚丧嫁娶的事,我们一起出现,她总会甜甜的主动叫人,哪个该叫爷爷,哪个该叫婶婶,哪个改叫姑姑,信手拈来,长辈们非常喜欢她,夸她聪明,而我则不怎么说话,于是被大家夸“文静”。
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c8b01bd517c8443ea5b9e11ed03948a8
我当时就属于喜欢待在家的孩子,这样的孩子因为对外面的世界有些陌生,他们不能再公众场合达到自如的状态,所以更喜欢在自己熟悉的环境,可以没有任何负担。
不能很好的和陌生人交往,这看起来是个劣势,不过却也可以转化为孩子的优势。
那就是可以减少被他人评价所左右的机会,建立自我评价的体系,在自己身上找到支撑和信念。别人的夸奖会让他害羞,别人的批评会让他惭愧,孩子下意识逃离这样的状态,同时激发孩子的自省和深思:我是个什么样的人,别人的评价有几分符合事实,我想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等等,我的言行收到这样的评价时因为什么,我还可以做出怎样的改进……
安静的孩子更善于思考,思考正是孩子后天智慧的来源。
所以,不管孩子喜欢和别的小朋友玩儿还是喜欢自己玩儿,都应该得到尊重。
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f40dc73158074d7197057d81d9633c8e
“上下求索”VS“格物致知”
爱出门和爱宅在家,还让我联想到两种追求真理的方式。
有的人想要成长,认为只有不断寻找经验,不断开拓眼见,不断得到成功,不断得到别人的认可,不断得到名利,这才是人生应该走的路。而另一个方向,则是向内寻求,真理和智慧都在人的内心当中,不必向外寻求。
这种向内寻求,正是儒家著名“心学”发明者王阳明的主张。
王阳明认为,儒家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君子人格”,不在外界,而在内心,人的内心中本来就有,只有不断拨开内心的迷雾,才能发现真理。
有点抽象。举个例子就明白了。比如济公和尚,佛家最终的追求虽然和儒家不同,但是同样的,佛家弟子想要达到最终的修炼目标,需要遵守很多清规戒律,通过这些外在的方式,最终“得悟”。而济公和尚则从不在意外在的规则,他吃肉喝酒,不修边幅,但他的一颗心他的领悟,却是真的,这和王阳明的“此心光明”是一致的。
http://p9.pstatp.com/large/pgc-image/87d8003dcd6a472db7d77aa39e48acb9
说回孩子的成长。
向外求,被环境所左右,这仿佛是很多人默认的成长方式,但是还有另外一种成长方式是被忽略的,那就是修炼自己的内心。
哪怕是追求快乐,玩儿的方式除了依靠外界的刺激,还有不借助外界因素而驰骋自己的内心。并不是只有游乐园的游玩项目能给孩子带来快乐,孩子在家不借助外物依然能收获快乐。
我小时候最喜欢的就是自己编故事,每天晚上睡觉前,都会闭上眼睛勾画属于自己的世界,是不是嘴里念念有词,然后被妈妈发现我还没有睡觉。
虽然被限制只能躺在床上,只能闭上眼睛,但是依然能得到属于自己的快乐,这是习惯了“有项目才叫玩儿”的孩子体会不到的。
“真实世界“VS”虚拟世界“
孩子爱宅,很多父母会担心他是喜欢用手机玩儿,沉浸在虚拟世界,而脱离了真实世界。
这个担心是有道理的。
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fdfcf3c8453d438c90b3e634c1befbd2
不过,世界的发展日新月异,未来是什么样子还真的不好说,也许对孩子来说,越早适应宅家的生活方式,越早适应虚拟的世界,反而是一种优势。
5G时代的到来,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是巨大的,不仅是网速更快,还是万物互联,它会推动人工智能、无人驾驶、AR、VR等很多技术的发展,未来将有更多现实世界的事情可以被代劳,而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更多更真实更便捷的体验。
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而孩子们还小,等他长大,世界是什么样子,可能以我们的想象力,不一定能想象的到。
这次突然的疫情隔离,让孩子们体会到了“宅”家的感受,爱宅家的孩子,让我们看到了他们的优势,至少在都不出门的情况下,他们过的更自如更悠然。
不管是喜欢出门和喜欢在家,都是孩子的性格偏好,都有好处,而我们能做的,可以是教孩子更好的适应环境,让喜欢出门的孩子在“禁足”时也能平和,让爱宅家的孩子在出门时也能自如。 哦 说的跟真的一样 学到了,哈哈 说的跟真的一样 学习了 学到了,哈哈 很有道理 顶一下 哎,看着很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