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汁记》:一个旧时女仆丑陋外表下,却藏着人性的光辉
http://p9.pstatp.com/large/pgc-image/4092aecfd542401ca5e8181b06560587文/不飞
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老舍开创了京味小说,
而叶广岑则是新时期京味小说的继承者,她的“京味家族小说”,引起文坛广泛关注。
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0680428f3cf140f28ad440bea01d7356
尽管叶广岑本人,一再讳谈自己的“格格出生”,
但她的人生,依旧犹如她的姓氏一样充满传奇色彩。
出生在满族叶赫那拉氏,尽管有着皇族的光环,但家有14个孩子,因此她基本处于放养状态。
“自由散漫”是她给自己的“代名词”,甚至还有人叫她“王八丫丫”。
尽管如此,但我在网络上搜寻到有关于她的照片,依旧被她身上高贵气质,以及举手投足间的雍容华贵所吸引。
原来,她是慈禧太后的侄孙女,是裕隆皇后的亲侄女,
也正是这得天独厚的家庭背景,为她的小说,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也难怪,她讲述老北京的故事,纯正地道,有着贵族生活的景象,也有没落贵族的生活。
对于那个年代的生活,正如叶广岑所说:
“置身于都市的喧哗与躁动中,对京城往事更加怀念,那些个细节,那些个欢乐,
那些个拾掇不起来的零碎,如同一瓶陈放多年的佳酿,夜静时慢慢品来悠远绵长,回味无穷。”
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6f3788dd30664d739acd5319bafaee19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人生在天地间原有俊丑,富与贵贫与贱何必忧愁。穷人自有穷人本,有道是我人穷志不贫。”
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9d0dcf67d2c14df598072fbe4557999d
这是京剧《豆汁记》的唱段,也是叶广岑中篇小说《豆汁记》的开篇。
《豆汁记》是叶广岑的京味小说代表作之一,小说以旧时老北京为背景,
讲述了一位满清女仆他他拉莫姜,在叶家帮厨20年里,零星的生活小片段。
看似稀松平常的生活点滴,叶广岑将很多生命的深度与广度,在不经意间揉入其中,你一点点被打动、折服,回味无穷。
就像这豆汁一样,经得起品味与怀念。
小说的主人公他他拉莫姜,镶蓝旗,是满清最后一批宫女,虽其貌平平,
但在她悲苦的人生悲苦中,我们窥探到,她身上特有的“闪光点”。
她原是老太妃身边的贴身宫女,后被许配给比她小八岁的御厨刘成贵,
原想着能给她找个安定的家,谁曾想,这一指婚,便把莫姜推向了火坑。
刘成贵不仅是暴脾气,还是个赌徒,他与莫姜吵架时,一刀在她的脸上留下了,这辈子都无法磨灭的疤痕。
不仅如此,当他赌博输了,没钱还债时,便将莫姜当筹码,抵押给债主。
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他再也没有出现过,就连莫姜,都以为他死了。
随着溥仪的退位,宫内形形色色的人都被遣散了,莫姜也因此流落街头,面临无家可归的窘境。
在落难时,她有幸遇到了“四爷”,“四爷”可怜她,将她“捡”回家。
于是,她顺理成章,成了叶家的一名厨娘。
莫姜长得并不漂亮,甚至可以用“丑陋”来形容,脸上的刀疤,给人面目狰狞的感觉。
如此的第一印象,令作者与“四太太”心生厌恶。
然而,就在她来到叶家的第二天,莫姜用她的厨艺,虏获了作者的心。
“粘稠细腻”的小米粥,切得周正的小酱萝卜,还有令作者念念不忘的“豆汁”。
在做饭这件事上,莫姜真的能化腐朽为神奇。
后院没用的松树枝,她却把它当成了熏肠的材料之一,做好的香肠拿去送人,
或是在家里待客,都足矣让四爷“长脸”,甚至这种自制的松肠好吃到走出国门,远到了英国和日本。
她的厨艺更是叶家向宾客炫耀的资本。
俗话说:日久见人心,细节见人品。
与莫姜相处久了,作者渐渐发现莫姜其实也没那么丑。
相反,她虽然是一个厨娘,但举手投足间,竟有着皇室贵族的典雅与高贵的气息。
初到四爷家,在饥寒交迫之时,四太太递上一碗豆汁给她。
而她接过豆汁后,并不像京剧《豆汁记》里莫稽“又舔又刮”饥不择食,
令人意外的是,她只是“悄悄吃着,没有一点声响”。
http://p3.pstatp.com/large/pgc-image/efbfa5c93daa48ef88735e189e7119eb
这矜持令作者更加好奇,她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与莫姜同屋就寝,她睡觉前把衣服叠整齐了搁在椅子上,一双鞋也摆起了放床沿下,睡下了就极为安静,不打呼噜,不咬牙说梦话。
不管对谁,说话都是“您”以示尊重。
平时,莫姜不善言语,无论是否高兴,都保持嘴角上扬,而对于自己的前尘往事,她始终只是一两句话带过。
即便是在一个月后,她又重回叶家,依旧保持着干净利落,只是说给叶家添麻烦了,对不住四爷四太太。
人这一辈子,吃多少喝多少,都是天注定,莫姜深谙这个道理,
于是,对于自己人生的种种磨难,她选择坦然接受,不怨天尤人,更不消极颓废。
淡然,使莫姜变得简单;
心善,则让她在作者及“叶四爷”一家心里,留下了美好印象,
尽管她脸上的疤痕看起来特别刺眼,但是她那颗无尘的心,
还原了生命的本真,她以一颗感恩的心,对待生活中种种磨砺,并时时保持笑脸相迎。
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fb6eed9014f340f0be0d6fa94c10c78b
一笑泯恩仇
知乎上有个热门话题:
原谅一个人的底线是什么?
网友M借用一档综艺节目里,马东与蔡康永的对话,赢得网友的高赞:
马东: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终究会原谅那些,曾经伤害过我们的人。
蔡康永:
那不是原谅,那是算了。
深有同感!莫姜也是如此。
当刘成贵死而复生,来投奔莫姜,
原以为,莫姜会将他扫地出门,或者置之不理,没想到面对曾经虐待她,甚至将她抛弃的负心汉,
莫姜的表现,如此宽容,令作者甚是失望。
她非但没有计较从前刘成贵对她的伤害,还把她视如珍宝的翠匾方典当了,给他安置了个家,两人一起过起了日子。
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ebb5bac85b8e4806b50ee2c2957ae928
莫姜终究还是莫姜,有情有义又温顺善良,她终究还是选择了以德报怨。
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
“过日子,能说谁养活谁。”便一笑泯恩仇,将自己前半生所受的罪,就此一笔勾销。
记得孟非曾经说过:
这个世界上,最让人佩服的是两种人,一种是年轻时陪你吃苦的女人,一种是年老时陪你享福的男人。
无疑莫姜是前者。
后来,刘成贵瘫痪在床,莫姜就像照顾孩子一样,一勺勺的喂饭,变着法得做好吃的,为他养老送终。
刘成贵是几世修来的福气,能娶到莫姜这样贤惠大度的女人。
有人说,婚姻决定一个男人的成败。
无疑在这场包办婚姻里,刘成贵是成功的,
尽管当时对于这场赐婚,他心存芥蒂,但对刘成贵来说,最后这结局是幸福美满的。
纪伯伦曾经说过:
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一颗心宽容。
一念之善,莫姜对过往种种伤害,既往不咎;
一念之善,莫姜成了刘成贵后半辈子的“靠山”;
婚姻不是打仗,不必争个你死我活,
而是一种你来我往的心心相印,多一份豁达,彼此成就,多一份用心,彼此包容。
正所谓“处处绿杨堪系马,家家有路到长安”。
不与爱人计较,终究也是在与自己和解。
以恕己之心恕人,不耿耿于怀,不锱铢必较,这是一种格局,更是莫姜人生的智慧。
http://p3.pstatp.com/large/pgc-image/be67b024f6c741a384a9620f4111ab5d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林语堂先生在《主角与配角》里写道:
我们不是尘世的永久房客,而是过路的旅人。
来往皆过客,有些人,有些事不会忘,也不敢忘,了然于心,时时惦记罢了。
作为一个落魄的老宫女,叶家的厨娘。
莫姜一无所有,面对救了自己的四爷一家,她在叶家帮厨,勤勤恳恳的伺候,作为对曾经“一饭之恩”的报答,这一帮就是20年。
饥肠辘辘地被四爷带进门,四太太递上的那碗豆汁,她始终铭记在心。
http://p3.pstatp.com/large/pgc-image/a6eaabcf05034d82bf8962597b1bcbf7
到了饥荒的年代,曾经被作者嫌弃的酸涩的豆汁,却救了他们一家。
靠着“混蛋”刘成贵从粉坊带回的豆汁,帮他们一家度过了自然灾害的最艰难时期。
在文革时期,刘成贵的私生子闯入叶家,要对四爷批斗,莫姜无力阻止,只是一直说对不住四爷。
为了不给四爷一家添麻烦,她竟带着刘成贵一起烧炭自杀,来平息这场纷争。
看到这一幕,我不由得潸然泪下。
常常觉得,“义气”是男女之间的事,没想到女人的义气,有时候比男人更纯粹、更笃定。
一生无欲无求的莫姜,竟落得这样下场。但细细想来,这未尝也是种圆满吧,
精心将自己打扮后,有尊严,从容优雅的“上路”,对于莫姜来说,这也许是最好的结局。
用莫姜话说:
个人有个人命,不能强求,眼下她很知足了,布衣暖菜根香,恬淡平静的百姓日子是最舒服养人的人生哲理。
人生本就是一场修行。
没有十全十美,有得有失,有遗憾,才是生活的全部。
就像这豆汁,其貌不扬,其味酸涩中,尝出人间五味。
只有经历过世事的浮沉,经过时间打磨,只有经历过苦的人,才能真正体会这失而不得的苦。
这就是豆汁的哲学,也是叶广岑带给我们的老北京的哲学。
子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愿你我在看过风景之后,不计较、不抱怨,心存淡然,感悟人生,解读生活。 人生本就是一场修行。
没有十全十美,有得有失,有遗憾,才是生活的全部。
就像这豆汁,其貌不扬,其味酸涩中,尝出人间五味。
只有经历过世事的浮沉,经过时间打磨,只有经历过苦的人,才能真正体会这失而不得的苦。 学习了 学到了,哈哈 学到了,哈哈 很有道理 学习了 哎,看着很无语 看到真的很羡慕 学到了,哈哈